2023年度“淮北市最美退役军人”人选公示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根据中共淮北市委宣传部、淮北市文明办、淮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淮北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关于开展2023年度“淮北市最美退役军人”学习宣传活动的部署要求,经广泛发动、层层推荐、严格审核,推选出10名2023年度“淮北市最美退役军人”人选。为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现将名单公示如下。公示时间:2023年6月15日至21日(5个工作日)。
公示期间,凡认为人选不符合条件的,可以电话、电子邮件的方式向市双拥办反映。反映情况要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要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要署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对线索不清的匿名电话等不予受理。
电话:0561-3298010;
传真:0561-3298008;
邮政编码:235000;
来信地址:淮北市相山区人民中路189号;
电子信箱:548381963@qq.com。
淮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3年6月14日
2023年度“淮北市最美退役军人”人选及简要事迹
(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婷婷,女,汉族,中共党员,1977年11月出生,1993年入伍,1996年退役,淮北市科学技术局(外国专家局)机关工会主席。
简要事迹:该同志永葆军人本色,平凡的岗位尽心奉献,多年来,为大病困难职工10余人解决实际困难,带队深入乡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牵头局文明创建,连续两届获评省文明单位;积极为结对帮扶的孙疃镇王楼村募集财物20余万元;每年看望慰问贫困党员、群众、退伍军人30余人次。关爱儿童成长,宣传带动局女干部认领帮助留守、贫困儿童10人,每逢节假日,亲往认领儿童家送去衣服、鞋子、学习用品、休闲食品,关心儿童学习生活;曾在人工湖救助一名轻生的煤师院女大学生,并使其成功脱离危险;母亲身患渐冻症的三年时间里,她白天上班,晚上陪床悉心照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满满孝心受到邻里称赞。先后荣获淮北市“爱心妈妈”、最美志愿者、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个人等称号。
张广辉,男,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9月出生,1998年入伍,2003年退役,淮北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华保盛物业淮北公司总经理。
简要事迹:该同志换装不换志,退役不褪色,积极为退役军人开展创业培训、就业推介等工作,组织退役军人参加适应性培训180人次,2017年6月友邻单位发生火灾,他奋不顾身救火,挽回经济损失40多万元;疫情期间,他捐款捐物达2万余元;5年间他帮扶多名家庭困难学生,累计捐助达3万余元,同时结对帮扶12名家庭困难学生,累计捐助2万多元;近年来,慰问抗战老兵20人次,倾情人民调解,调解邻里矛盾纠纷30余起,为维护一方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连续6年参加“爱心送考”活动,接送考生50余人次。先后荣获安徽省119消防先进个人、合肥市经济开发区人事劳动局授予的第四、第五届“经开工匠”、“合肥市技术能手”、安徽省创业创新大赛“优秀奖”、淮北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第三名、濉溪好人。
张宇龙,男,满族,中共党员,1987年1月出生,2005年入学入伍,2018年转业,淮北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行业指导科科长。
简要事迹:该同志立足岗位,保持军人本色不改,投身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来,甘于吃苦,始终把群众装进心中,把担当落到实处。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参与督查督办文明城市创建工作370余次,推动解决矛盾问题197个,组织全市单位与社区开展结对共建,解决群众实际困难1560余个,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为确保淮北市顺利通过年度测评和蝉联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疫情防控中,他积极参与街道社区工作,处理安康码申领、转码2000人次,参与公益消杀20余次;在参加好人志愿服务队中,他参与组织宣讲12场、培训救护员30余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000余小时。
陈涛,男,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1月出生,1999年入伍,2018年退役,中共淮北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事业机构编制科副科长。
简要事迹:该同志退役不褪色,赓续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和作风;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知识产权保护、国资管理等重点领域新设立7家公益性事业单位,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民生工程,向农科、养老、公积金管理、便民热线等重点行业投放事业编制近百名;深入推进教育和卫生领域编制周转池制度,保障中小学、公立医院用人用编需求;全面推行公办幼儿园编制保障法,实现公办幼儿园编制保障全覆盖,《探索推行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管理团队编制保障法”》被评为2022年全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优化职能配置,《“九步法”盘活“沉睡”的编制资源》先后被《淮北日报》《淮北发布》《淮北改革参阅》刊载,被评为2022年全市改革创新优秀案例。深化“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并被中央确定为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市。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淮北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先进个人等荣誉。
孟甜,女,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2月出生,2005年入伍,2007年退役,上海局铁路有限公司,淮北车务段淮北站客运值班员。
简要事迹:该同志在工作中大力弘扬“用心服务、运载幸福”的客运服务理念,以“小梅花”雷锋服务台为载体,规范服务标准和文明用语,不断理清工作思路,总结工作方法,运用“五心”服务法,对待每一位旅客要有爱心,对待每一件事要细心,解释每一句问询要耐心,帮助每一位旅客要真心,执行每一项任务要用心。车站每天迎接着成千上万名旅客,面对旅客日益增长的美好旅行生活需要,她肩负起社会责任,顺应旅客的期盼,让旅客出行体验更加便捷、更加舒适、更加温馨、从旅客出行的角度出发,围绕旅客购取票、进出站、站内便捷换乘等环节,全面优化客运组织流程,减少旅客排队等候时间,让出行更便捷。去年以来,收到上海铁路集团公司表扬工单58件,旅客感谢信18封、锦旗6面。
李维海,男,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2月出生,1990年入伍,1993年退役,淮北市烈山区杨庄街道南湖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
简要事迹:该同志自1993年部队退伍以来,始终保持和发扬了军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他任职以来带领社区两委班子和社区6名退役军人坚持“团结务实,排除杂念,开拓进取,创新工作”的思路,作为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他时刻关注关心关爱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在服务站为退役军人提供优抚帮扶、就业创业、政策解答、权益维护、定期走访慰问辖区参战老兵、为退役军人举行返乡欢迎仪式和组织退役军人“爱心送考”,助力高考学子活动等各类志愿服务工作新亮点。在烈山区五星“赛马”评比中获得了全区四星第二名成绩,被市文明委评为“最美志愿社区”等荣誉。
张霞,女,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2月出生于山东莱州,2000年入伍,2005年退役,现任杜集区朔里镇坡里村党总支副书记。
简要事迹:该同志从山东莱州应征入伍到北京,2003年3月在抗“非典”一线工作中火线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7月到坡里村工作,平时勇于担当,任劳任怨,认真履职,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干工作一丝不苟,严于律己,处事公道,作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的守护人,她把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放在心中、扛在肩上;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突击队长,她主动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突击队,排查重点返乡人员、疫情防控卡口值班,带领突击队员完成全民核酸检测10万余人次。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杜集区三八红旗手、杜集区最美巾帼志愿者等荣誉。
金锋,男,汉族,中共党员,1975年4月出生,1992年入伍,1996年退役,国家税务总局濉溪县税务局韩村税务分局副局长。
简要事迹:该同志立足本职,主动担当,努力培养并维护税企之间的“亲清”关系;思想纯正,专业知识过硬,常态化走访辖区内企业,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稳定生产。拒绝一切吃请,不断提升税务服务的质量。牢记党的教导,不辱军人使命,退役26年投身税务工作,积极扎根基层第一线,通过上门宣讲、主动提醒、精准对接等方式,主动开展优惠政策宣传和业务办理辅导,让企业快速享受到了增量和存量留抵退税款共计1.8亿万元,消费税退税4582万元。先后荣获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三等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葛铣森,男,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5月出生,2008年入伍,2011年退役,淮北市濉溪县公安局离退休工作科副科长。
简要事迹: 该同志参加工作以来,无论是在人民解放军队伍,还是在人民警察队伍;无论是在一线实战的刑侦、派出所岗位,还是在默默无闻的文秘岗位,始终做到服从命令听指挥,主动担责讲奉献,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做到对党绝对忠诚。主动弘扬“工匠精神”,坚持“细致、精致、极致”作风,高质高效地做好办公室和110接处警工作,独立起草、修改各类文稿千余篇,百余篇经验材料和调研文章被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和政府政务信息采用;细致耐心对待每一次110来电,特别是妇女儿童走失警情,落实跟进、调度、闭环工作制度,及时处置各类人员走失警情百余起,有效化解社会风险,受到群众和同志们一致好评。先后被人民解放军原总参谋部机要局评为“优秀士兵”、被淮北市公安局评为“岗位标兵”、 优秀公务员、全市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先进个人等荣誉。
潘登,男,汉族,中共党员,1990年10月出生,2010年入伍,2015年退役,安徽贝宝食品有限公司法人、安徽益加力食品饮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简要事迹:该同志自退役以来,为地方经济发展,为创建和谐社会和加快职工致富的步代,尽到了一名退役军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始终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充分依靠企业职工实施科学管理和规范运作,使经营的“益加力”包装饮用水和“贝宝”品牌罐头食品的效益节节攀升,企业逐年发展壮大,一跃成为省级及市级农业产业化农头企业及各领域示范先进单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直接解决就业人员500余人,开展抗洪救灾拥军慰问、夏日交警送清凉,高考免费送水、扶贫济困、慰问抗疫交警等公益捐款捐物活动。先后荣获淮北市宣传组织部“网络明星”、淮北市青年商会“十佳贡献奖”等荣誉。